AI浪潮下的時代命題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提出"智能時代 同球共濟"的主題,反映了全球社會對AI發展的共同期待。當技術浪潮席卷各行業時,我們發現真正的挑戰不在于AI模型的先進性,而在于如何實現規模化落地。
當前產業主要面臨兩大瓶頸:數據治理效能不足——據行業調研顯示,超過60%的企業因數據質量問題難以有效訓練模型;生態協同壁壘高——技術孤島導致算力、存力與網絡資源無法高效協同。破解這些難題的關鍵,在于構建堅實的智能數據基礎設施底座,并通過開放生態促進跨領域協作。聯想凌拓始終致力于此——我們以智能數據基礎設施為根基,推動AI技術突破轉化為產業價值,讓創新成果惠及千行萬業。
產業躍遷的范式變革
在AI從實驗室走向規模化應用的過程中,我們對基礎設施的認知正在重構。過去十年,行業聚焦算力軍備競賽,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數據的戰略價值愈發凸顯。當前產業實踐表明:存力已成為貫通數據、算法與算力的核心紐帶——其意義不在于存儲容量或吞吐速度,而在于能否實現數據的動態賦能。當數據真正流動起來,產業智能的生命力才能被激活。
生態協作模式同樣經歷范式變革。封閉式技術開發體系難以適應復雜產業需求,而開放協同正在成為新標準。這要求我們打破傳統邊界:單點技術突破的時代已經結束,產業融合創新的時代正在開啟。在這一進程中,聯想凌拓堅定擁抱生態化路徑,全面構建融合型技術產品。通過深度凝聚芯片、系統及應用層等領域的合作伙伴力量,實現全棧能力整合,為客戶提供一站式AI解決方案,加速AI應用的場景化落地。生態協同的本質,正是通過這種雙向賦能——既將技術價值注入產業需求,又將場景反哺技術迭代,實現可持續的創新共振。
構建智能生態共同體的三維路徑
面對全球產業變革,聯想凌拓構建了三維發展戰略:
第一維度筑基:平衡技術全球化與創新本土化。采用雙軌架構,一方面依托國際化視野持續引入全球創新成果,另一方面通過本土化戰略整合中國研發與供應鏈資源,以響應國產化核心需求,最終形成國際競爭力與本土適配性兼備的戰略優勢。
第二維度共創:建立深度垂直的產業協作網絡。聯想凌拓通過聯合制造、醫療、金融等領域的頭部企業,將智能基礎設施能力轉化為場景化解決方案。這一過程中,我們不僅提供專業存儲支持,更以端到端協同能力為核心,推動AI創新在本地化場景中落地。隨著AI應用深化,存儲行業的競爭正從單一產品轉向生態系統能力的比拼。聯想凌拓通過場景化解決方案與本地化創新,為行業繪制“技術+生態”的雙重發展藍圖。
第三維度共贏:踐行普惠責任。技術創新必須回應社會共同關切:通過架構革新降低能源消耗,通過隱私計算保障數據安全,通過輕量化方案消除數字鴻溝。我們堅信:?當技術壁壘轉化為普適能力,智能革命才真正完成價值閉環。
AI的真正價值,不在于替代人力,而在于喚醒每一份數據的潛能。聯想凌拓愿做這片沃土的耕耘者——以開放之姿,協生態之力,讓智能技術如水如電,潤澤千行萬業。
文/聯想凌拓首席執行官 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