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軟包動力電池龍頭孚能科技(688567.SH)發布2025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3.53億元,歸屬凈利潤-1.6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虧約2840萬元。根據行業知名咨詢機構SNEResearch統計,2025年上半年,孚能科技在國內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第1位,全球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第3位。
作為全球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領軍企業之一,孚能科技已連續8年蟬聯中國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榜首。2024年以來,孚能科技憑借其SPS大軟包產品,在深化與奔馳、Siro、廣汽等戰略客戶合作的同時,持續深化與其他核心客戶的合作,夯實業績基本盤,并充分驗證SPS產品在多維度市場、多材料路線和多類別車型的高適配度和強競爭力。
盡管由于當前資本支出和折舊費用較高,影響了孚能科技的盈利能力,但在動力電池行業持續向優勢產能集中,半固態、全固態電池市逐漸“換代”的背景下,獲得廣州工控集團“加持”的孚能科技已經步入上升軌道。半年報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為1.26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同時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提升至6.84%,保證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穩步推進。
目前,孚能科技公司半固態電池已獲得得廣汽、東風等客戶項目定點,第二代半固態電池將于2025年下半年量產。公司今年還完成多款全固態電池的測試研發工作,預計將在年底向戰略合作伙伴客戶交付60Ah級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到2026年,公司全固態電池產能預計將進一步放大至GWh 級別,有望成為業內率先量產全固態電池的頭部企業之一。
SPS大軟包產品規模化裝車 加速推動半固態、全固態電池量產
對于孚能科技而言,2025年是公司SPS磷酸鐵鋰電池大規模出貨的元年,這一軟包動力電池“王牌”產品一方面助力公司深化與戰略客戶的合作,同時也推動公司加快拓展新客戶、新市場、新車型,將使公司持續提升規模效應,進而提升經營績效。
據了解,SPS產品通過對材料體系、電池結構、生產工藝等多方面的研發創新,實現了大幅降本增效,具備長續航、高安全、長壽命、低成本、適配廣、快升級等優勢。SPS電池系統可兼容各種電芯材料和各類電池形態,具備低成本通用生產能力,可適應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未來技術迭代。
半年報披露,在新客戶拓展方面,公司SPS大軟包電池產品陸續獲得多個SPS優質定點項目并實現規模化量產裝車,適配皮卡、SUV、轎跑、重卡等多種車型,充分驗證SPS產品在多維度市場、多材料路線和多類別車型的高適配度和強競爭力。
目前,孚能科技SPS產品已取得廣汽、吉利、江鈴、三一重卡、一汽解放等多家頭部客戶定點,覆蓋磷酸鐵鋰、三元、固態電池等領域,其中部分定點項目已進入規模化量產交付階段,下半年公司將聚焦于保障客戶車型的交付,逐步提升出貨水平,充分發揮SPS產品的經濟性優勢,助力公司提升規模效應,促進進一步降本增效。
在產能方面,公司基于SPS大軟包疊片無模組技術的“贛州年產30GWh新能源電池項目(一期)”和“廣州年產3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一期)”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截至目前,上述項目均有部分產線投產并實現出貨,產品良率已達較高水平。在海外,公司合資公司Siro位于土耳其的6GWh產能已基本爬產完畢并形成穩定大規模供貨,為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夯實供應基礎。
在SPS產品產能、市場銷售步入上升軌道的同時,孚能科技也積極拓展、布局半固態、全固態電池產品,搶抓行業新舊技術轉換的重大機遇。據半年報,公司第二代半固態電池(330Wh/kg)將于2025年下半年量產,第三代半固態電池(400Wh/kg),當前正在進行車規級認證及產業化開發,計劃于 2026年量產。公司還計劃推出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態電池,采用高鎳三元正極與高硅負極,能量密度達400Wh/kg,并計劃于年內交付戰略客戶。
孚能科技7月17日投關活動也披露了半固態、全固態電池產品的新進度。在半固態電池方面,公司贛州新能源基地、廣州基地及鎮江基地均具備半固態電池生產能力,2025年底隨著贛州新能源、廣州基地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公司半固態電池設計產能將達到54GWh,半固態電池出貨規模及比例有望顯著提升,將大大增厚公司的利潤空間。
在全固態電池方面,孚能科技2024年底便建成了全固態電池小試線,已完成多款全固態電池的測試研發工作。目前,公司全固態電池整體進度已經由實驗室走向試生產交付階段,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建成設計產能達0.2GWh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中試線,并向戰略合作伙伴客戶交付60Ah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公司計劃在2026年將全固態電池產能進一步放大至GWh級別。
“2027年公司將推出第三代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實現能量密度向500Wh/kg以上水平躍遷”,孚能科技高管在前述投關活動中透露:“2026-2027年推進小批量量產裝車,并配套建設GWh級別的生產線,2030年將實現大規模量產。”
廣州工控助推 聚焦“固態電池領軍企業”目標
5月初,孚能科技控股股東由香港孚能變更為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工控集團”),孚能科技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司也進入新的發展軌道。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產業鏈協同整合態勢日益顯著。孚能科技投入廣州國資的“懷抱”,一方面有利于孚能科技拓寬融資渠道以及強化與廣汽的戰略協同,另一方面也為廣州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產業鏈發展補上關鍵一環。
2025年上半年,工信部等部門密集出臺《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鋰離子電池編碼規則》、《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等政策。在決策層提出“反對內卷式惡性競爭”的背景下,今年進一步在新能源汽車等多個行業落地執行,這些都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高質量發展轉型開啟了前奏。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中的重要角色,孚能科技不僅致力于在液態動力電池領域持續擴大市場份額,更聚焦“固態電池領軍企業”的中長期目標。
在孚能科技看來,未來液態電池主要適用于成本導向型應用,全固態電池適用于需要絕對安全的場景,而半固態電池由于兼具高安全性、高性能要求和適中經濟性,適用于大部分市場。目前,公司在推動SPS大軟包提升市場份額的同時,加緊布局半固態、全固態電池,加緊布局低空經濟、具身智能等新興產業領域。
在此過程中,國資的整合將給孚能科技帶來新動力和契機。在工控集團資本助推和資源協調的助力下,孚能科技贛州新能源與廣州基地新增產能加速釋放,產能爬坡效率大幅提升,為固態電池技術的突破性研發提供支撐。2025年,公司半固態電池量產計劃獲得充足資金保障,在儲能領域,通過加強與儲能龍頭企業的協同,公司也有望適時切入華南儲能項目,形成“動力+儲能”雙輪驅動的業務格局。除新能源汽車外,低空經濟、具身智能等新興產業處于快速發展期,對動力電池的性能要求顯著提升,這對于孚能以意味著巨大的市場增量空間。
在7月17日的投關活動中,有投資者提問:“國資控股后,公司在固態電池領域的定位以及未來企業規劃有何變化?”
孚能科技高管表示,布局固態電池作為公司的戰略發展目標,公司將其視為改變行業格局彎道超車的重要機會,公司戰略目標為致力于成為固態電池領軍企業,未來將持續推進相關戰略布局與資源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