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6日至20日,戛納國際創意節如期舉行,全球廣告營銷界正式步入一年一度的“戛納時刻”。這不僅是一場匯聚全球頂尖創意作品與思想領袖的盛會,更是整個創意產業風向標與變革加速器的核心現場。
在剛剛公布的官方數據中,本屆戛納國際創意節共收到來自全球96個市場的26,900份參賽作品,數量再創新高,成為近年來最具熱度與廣度的一屆。作為全球廣告與品牌傳播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這一數字不僅代表了行業的繁榮,也映射出全球創意生態的廣泛參與和復蘇活力。
戛納國際創意節首席執行官西蒙?庫克(Simon Cook)對此表示:“世界級創意沒有邊界。今年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數量的提升,更是質量的提升。尤其令人振奮的是拉丁美洲地區的參賽熱情顯著增強,他們所帶來的社會議題作品極具能量,正在推動全球創意向更深層次的價值維度進化。”
值得關注的是,在全球熱度持續攀升的背景下,中國區的報獎數據出現回落。根據中國區官方代表提供的數據,2025年中國報獎數為303份,相較2024年的389份與2023年的381份連續下降,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退潮態勢。這一趨勢或許并不代表中國創意力的減弱,而是反映出行業在面對經濟周期、預算收緊、傳播環境變化等因素時,對國際獎項參與策略的重新考量。
中國創意公司正處于從“獎項導向”走向“實效導向”的轉型期。一方面,內循環市場的激烈競爭與本土平臺生態的深耕使得越來越多品牌將資源集中于直接驅動增長的內容與合作上;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出海成為新主旋律,在此背景下,更貼近當地語境、可落地的創意形式正在成為中國創意輸出的新通道,而非一味追求國際獎項的“曝光紅利”。
在整體參賽數量增長的同時,細分賽道的演變更為直觀地勾勒出當今創意產業的發展路徑與轉型邏輯。多個核心獎項的顯著增長,正呈現出以下幾個趨勢:
今年,設計獅獎(Design Lions)在完成賽道規則與評審邏輯的系統性升級后,迎來17%的參賽增長。設計早已不再僅僅是美學表達的外衣,而是品牌體驗構建、情緒價值傳遞,乃至公共議題介入的重要工具。從服務端界面到線下零售空間,從產品包裝到數據可視化表達,設計正全面嵌入商業與社會系統之中,成為推動創新的第一生產力。
創意?B2B?獅(Creative B2B Lions)和體育娛樂獅獎(Entertainment Lions for Sport)分別實現13%與15%的增長,展現出垂直行業在全球市場復雜性與營銷價值鏈延長的背景下,亟需高質量創意內容作為突破口。從技術品牌到體育聯盟,從跨境電商平臺到粉絲經濟運營,B2B與體育創意正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創意策略獅獎(Creative Strategy Lions)連續第五年實現10%以上同比增長,再次驗證了“以戰略驅動創意,以創意驅動商業”的路徑已成為行業共識。在碎片化流量時代,只有以深入的用戶洞察、清晰的定位邏輯和持久的內容節奏為基礎的創意,才能穿透喧囂、贏得實效。
在所有獎項中,最引人注目的增長來自致力于社會變革的玻璃獅獎(Glass: The Lion for Change),其參賽數量激增高達53%。該獎項鼓勵全球品牌在性別平權、包容性建設、社會正義等領域做出真正可感知的貢獻。今年的增長不僅體現了品牌責任意識的強化,也表明社會議題不再只是企業公關“姿態”的一部分,而是逐步成為品牌長期經營戰略的重要組成。
同時,來自獨立創意機構的參賽數量同比增長18%,這意味著創意產業的門檻在下降,小型工作室和自由創作者以更靈活、更具實驗性的方式,正在沖擊傳統大型機構的主導地位。而在社交與創作者獅獎(Social & Influencer Lions)中,今年新設立的“創作者內容”子類別收獲了全部該賽道作品中18%的投稿份額,進一步印證創作者經濟已成為品牌傳播體系中不可忽視的一極。
戛納國際創意節全球獎項總監瑪麗安?布拉內利(Marian Brannelly)指出:“2025年的整體參賽趨勢已經非常清晰——創意的意義正在發生質變,從商業工具轉向社會引擎。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品牌不再滿足于短期效應,而是積極通過創意介入真實問題,探索長期影響力的實現方式。”
目前,玻璃獅獎、鈦獅獎(Dan Wieden Titanium Lions)與創新獅獎(Innovation Lions)的入圍名單已率先公布,其余各大獎項將在6月14日至18日陸續揭曉。來自全球的評審團已陸續抵達戛納,準備投入緊鑼密鼓的終審工作。
6月16日至20日的每一個夜晚,戛納海邊的燈光與掌聲將為一批真正代表年度創意高峰的作品加冕。這些獎項的最終歸屬,不僅代表著一項榮譽,更標志著創意行業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
在AI技術、平臺重構、消費生態轉變的多重變局之中,2025年戛納國際創意節釋放出的信號是明確的:創意從未退場,只是在進化。那些能夠將文化、科技、商業與社會責任融合為一體的作品,才真正擁有穿越周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