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5)在上海世博中心圓滿閉幕。本屆大會以“智能時代 同球共濟”為主題,匯聚全球7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余位頂尖專家、12位圖靈獎及諾貝爾獎得主,800余家企業展示3000余項前沿科技,其中“全球首發”“中國首秀”產品超100款,線下參觀人數預計突破35萬人次,全網流量超23.6億,創歷史新高。
從AI算力底座的突破到大模型的適配與開發,從全功能GPU的應用到工業AI的創新,再到智能硬件的突破等多個方面,本屆大會見證了AI從“參數競賽”轉向“價值創造”,中國AI產業正從技術突破邁向全球規則定義,為人工智能普惠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WAIC 2025展會現場,華為展臺全方位展現昇騰算力底座從技術創新到場景落地的突破。其重磅亮相的昇騰384超節點(Atlas 900 A3 SuperPoD)首次線下展出,通過總線技術實現實現384個NPU之間的大帶寬低時延互聯,解決集群內計算、存儲等各資源之間的通信瓶頸,更好的滿足模型訓練和推理對低時延,大帶寬,長穩可靠的要求。
目前,業界已基于昇騰適配和開發80+個大模型,如訊飛星火認知、DeepSeek、Qwen、鵬城、LLaMA等,同時昇騰聯合2700+伙伴孵化6000+行業解決方案,覆蓋互聯網、金融、醫療等11大領域,加速百模千態與行業智能化融合,為全球AI產業提供堅實算力底座。
大會期間,兆芯圍繞“自主CPU+AI”核心,重磅展示系列創新成果。其開先KX-7000N AIPC處理器集成高性能NPU,基于自主架構顯著提升端側AI處理性能,支持語音識別、圖像生成等本地大模型推理,滿足政企辦公、智慧教育等場景需求;新一代開勝KH-50000服務器處理器則構建多形態AI算力基座,通過高計算密度、升級IO及多路擴展能力,為AI工作站、高密度服務器等提供高效支撐,助力AI訓練推理等應用創新。
兆芯致力于提供高效、兼容、安全的自主通用處理器芯片解決方案,現場亦呈現了多場景方案:AI公文輔助寫作實現本地化部署,支持60+類公文生成;教育智能體依托DeepSeek大模型,賦能教學終端與智慧大屏;醫療影像診斷助手、工業AI工藝專家等應用,推動各行業智能化升級……從端側AIPC實時響應到云側服務器高效協同,兆芯通過“芯片-硬件-生態-方案”整體布局,筑牢AI算力“芯基座”,為產業智能化提供安全、可靠支撐。?
作為國內領先的全功能GPU創新企業,摩爾線程以全功能GPU為核心構建的"云邊端"全棧AI產品和解決方案精彩亮相WAIC展覽區,全面展示以國產全功能GPU為底座的通用加速計算平臺、夸娥智算集群方案及各行業應用方案,多維度呈現其在專業圖形渲染、大模型訓練與推理、具身智能、物理仿真、AI for Science(AI4S)等領域中的技術突破與應用價值。
依托全功能GPU的通用加速能力,摩爾線程構建了“硬件+軟件+行業解決方案”的生態布局:聯合國內科研機構推動生命科學研究實現國產突破,協同超圖完成遙感大模型全流程國產化,適配推想醫療AI輔助診斷系統,并賦能智能制造、智能座艙、數字人交互等十余個領域。摩爾線程的技術成果為AI基礎設施國產化與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關鍵算力支撐。
而在2025 WAIC分論壇上,沐曦以“芯聚算力開芯局,源引AI共未來”為主題,發布國產旗艦GPU曦云C600及訓推一體全棧方案。該芯片基于沐曦自主知識產權IP架構,構建從設計、制造到封裝測試的全流程的國產供應鏈閉環,集成安全防護模塊,性能對標國際旗艦,為關鍵領域提供高可靠算力基座。
論壇同步推進生態與軟硬協同突破:聯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共建開源生態實驗室,發布首個人工智能國家標準評測基準“求索2.0”;攜手階躍星辰等發起“模芯生態創新聯盟”,實現“芯片-模型-平臺”全鏈路貫通,軟硬協同優化使模型效率提升3倍。沐曦披露的MXMACA軟件棧兼容主流AI框架,訓推協同推動DeepSeek-R1等場景性能躍升,構建“端到端”能力閉環。沐曦正以硬核產品、開源生態驅動“6+X”行業升級,標志國產算力從“追光”邁向“造光”新時代。
北電數智以“AI新國企”身份迎來WAIC的首秀,基于“1個AI底座+2大產業平臺”發展路徑,系統展示技術賦能產業升級的創新實踐。通過“產業、創新、人才、資本”四鏈融合理念,北電數智構建橫向覆蓋城市級AI底座、縱向打通行業全生命周期的立體化賦能體系:橫向依托AIDC規劃建設整合算力、算法、數據全棧能力,已在北京、佛山、珠海等地落地城市級AI底座;縱向通過“星火·大平臺”聚合生態力量,在政務、醫療、工業等場景形成可復制的數智化升級路徑。
技術層面,北電數智推出三大核心引擎:前進·AI智算平臺納管11款國產芯片,形成千卡級異構算力集群,全面支持DeepSeek等大模型訓練;紅湖·可信數據服務打通“數據-模型-應用”閉環,有力推動行業模型能力躍升;新天·智能體平臺通過低代碼/無代碼開發環境,將企業AI應用開發效率提升10倍。
值得一提的是,展會現場北電數智還展示了商代青銅器AIGC文創、具身智能機械臂等案例,印證其扎根行業、務實創新的路徑,為AI生產力變革提供可復制的“新樣本”。
工業AI的先行者與創新推動者西門子首次參展,重點呈現“工業基礎模型”與“工業智能體”等多個前沿成果。其中國首秀的Industrial Copilot智能體系統,通過融合大語言模型與深厚行業知識,可驅動從訂單輸入到物流調度的全流程自主生產,目前已服務全球超200家客戶,預計年內落地中國并提升生產效率50%。同時,西門子正在研發的工業基礎模型作為“工業通用語言”,能處理三維模型、傳感數據等工業語言,革新產品開發與制造流程。
展會現場,西門子還展示AI在流程工業(銅冶煉能耗優化)、能源系統(智慧能碳平臺)、樓宇運維(冷站系統能耗降35%)等場景的創新應用。依托1500+專家、3700項AI專利,結合50余年AI積累及開放生態,西門子推動制造業從“AI+”向“+AI”升級,為中國產業轉型注入新動能。
作為WAIC的戰略合作伙伴,超聚變重磅發布兩大核心成果并展示全棧數智化能力。其一,依托聚智A-in-One伙伴計劃推出FusionOne AI解決方案十大行業實踐,通過橫向融合云服務、大模型等技術,縱向深入醫療、金融等領域打造智能體矩陣,貫通算力底座重構、場景化應用以及商業價值閉環,破解AI落地“最后一公里”難題;其二,牽頭發布《多樣性算力軟硬協同調優行動計劃》,系統指引算力調優技術路徑,推動行業從“資產算力”向“好用算力”躍遷。
此外,超聚變還同步展示全鏈條服務能力:構建云-邊-終一體化算力網絡,通過軟硬協同調優技術提升AI應用性能;打造全棧數字資源智能體,在企業內部落地超100個單點應用,覆蓋研發、生產、服務等核心環節。同時,展臺還呈現智能制造、智慧醫療等領域的上百個場景案例,提供從算力底座到業務重構的一站式轉型服務。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場景化實踐,超聚變為千行百業智能體時代轉型提供可復制的新范式。
智能眼鏡頭部企業Rokid是今年WAIC的“顯眼包”,憑借突破性的輕量化設計、沉浸式AR交互和AI賦能,新品Rokid Glasses成為全場焦點。這款僅49克的設備,融合衍射光波導成像、語音交互等技術,用戶通過語音即可完成查詢、支付等操作,真正實現“無感化”AI體驗。展會現場,“跨國咖啡館”場景中,用戶與外國柜員跨語言無縫交流,點單后“看一眼”即完成支付;科技音樂會上,歌手佩戴眼鏡實時查看歌詞,智能仿生手用意識彈琴,機器狗伴舞的組合,生動展現AI與硬件的創新協同。
?Rokid Glasses內置高通驍龍AR1芯片,支持多模型協同,覆蓋翻譯、問答、物體識別等功能,產品形態與場景應用全面超越國外同類產品。從媒體第一視角拍攝新聞,到用戶自然融入日常場景,Rokid正推動AI從功能技術向場景體驗躍遷。這場首秀不僅是AI技術落地的里程碑,更標志著中國AI創新正從“跟跑”轉向“定義規則”,為全球智能眼鏡領域勾勒出以中國為引領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