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8-08 19:48
一場量化私募的治理危機,正撕開行業光鮮表皮下的暗瘡。
8月7日,量化私募機構上海靖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 “靖奇投資”)發布了一則風險警示公告。這份公告不僅顯示出該公司的內部矛盾升級,更波及作為私募基金托管人身份的招商證券。
這份署名人為范思奇的公告中指出:“發現存在人員未經法定代表人范思奇授權,非法使用偽造法人印章及冒用法人簽名,擅自進行基金設立、清盤、證券賬戶開立等關鍵法律行為的情形。此類操作如未經有效授權,相關法律效力及后果需由實際操作者及相關責任方自行承擔。我司已于 2025年6月通過律師函形式,正式要求相關人員歸還印章,并于6月底向公安機關重新備案法人印章。”
這份公告還將矛頭對準了招商證券:“靖奇天弓聚配專享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在設立及運作過程中,相關行為未經我司法定代表人授權,其托管人招商證券未盡到基本核查義務,已涉嫌違反基金法律法規規定。對此我司已向中國證監會與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正式投訴舉報。”
招商證券相關人士表示,靖奇投資現有的58只產品僅有3只在招商證券托管,經內部查證,招商證券并未發現有違規操作。
清盤、罷免和法人章
中基協官網信息顯示,靖奇投資成立于2015年,管理規模區間在10億元至20億元。范思奇為靖奇投資第一大股東,認繳比例為36.36%;唐靖人、茅諾平的認繳比例均為27.27%;上海競而啟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認繳比例為9.09%。
靖奇投資有兩個創始人:范思奇、唐靖人。“2015年,我和大學同學合開了一家公司,并從我們名字中各取了一個字,組成了靖奇投資。”靖奇投資官方微信置頂文章如此描述。
該公司官網顯示,范思奇身兼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基金經理等多個職務,曾就職于瑞銀證券,負責算法交易模型開發,現在致力于統計建模在中國證券及期貨市場的開發和應用;唐靖人擔任風控官,曾任中金公司(CICC)投行部分析師、南華期貨海外事業部經理,多年從事證券、期貨私募產品化業務。
2025年6月10日,范思奇對外公布了一份卸任信:其將于本月卸任靖奇投資基金經理職務,所管基金也將進入清盤程序。范思奇表示:“做出這一決定并不容易。近年來,市場環境變化迅速,給我帶來了較大的身心壓力。更重要的是,作為基金經理,我發現管理公司事務、協調合作關系及處理合伙人事務占用了絕大部分時間,這不僅影響了我的生活質量,也讓我逐漸失去了最初進入行業時的熱情與樂趣。”
6月12日,靖奇投資發布公告稱:“信中提及的‘基金清盤’僅涉及范思奇個人管理的部分自營產品,占公司總資管規模比例較低,對公司經營無實質影響。目前,我司所有資管產品均正常運作,策略穩定,業績達標,無任何清盤計劃。”
6月22日,范思奇發出的一篇《十年努力,一招背刺》公開信引發業內熱議。范思奇在公開信中控訴自己被一場“提前9分鐘通知”的股東會突然罷免全部職務,并被剝奪公司系統、員工聯絡與核心代碼訪問權限。
7月末,范思奇發布《關于近期市場傳言的事實說明》,回應了關于“存在財務投資人”“股東借錢給我創業”等多個傳言。
范思奇表示,從靖奇投資成立到現在,他一直是最大股東以及法定代表人,公司從未引入任何財務投資人,運營資金來源于范思奇管理的量化產品所獲得的收益。靖奇投資的薪酬支出有正常財務安排,并未發生由個別股東個人墊資替公司發放工資的情形。
范思奇稱,6月以來,公司其他兩位股東從未與他本人直接溝通過任何股權轉讓事宜,范思奇曾通過律師向兩位股東及公司員工多次發送函件希望能夠妥善處理公司事宜,但至今未收到任何實質性書面或口頭回應。他目前在上海,公司量化交易系統也正常運行,未發生“刪庫”行為。同時,靖奇投資銀行U盾長期由唐姓股東掌管,范思奇不具備資金操作權限。
在文初8月7日的風險警示公告中,靖奇投資提醒各基金托管機構、證券公司及合作方:應嚴格履行盡職調查義務,認真核查基金設立、交易賬戶開立等行為中所使用的法人授權文件與印章是否合法、有效。
8月7日,唐靖人、茅諾平發布《關于免除范思奇執行董事、法定代表人身份的聲明》,稱范思奇在履職期間存在嚴重不當行為,導致公司面臨重大輿論危機及聲譽損害。為維護公司正常經營秩序、保障股東及全體員工的合法權益,靖奇投資已依法依規啟動緊急決策程序,免除范思奇執行董事、法定代表人身份,公司正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變更手續過程中。
8月8日,靖奇投資官網微信再次發布公告稱,7月2日公司基本賬戶發生大額異常轉賬。目前,公司基本賬戶的線上操作已被凍結,但線下柜臺交易仍可正常辦理。
經濟觀察報多次致電靖奇投資官網披露聯系方式,截至發稿未獲得接通。
量化“返傭”疑云
當范思奇指控發現公司存在人員“非法使用偽造法人印章”時,“戰火”已從私募內斗蔓延至券商“返傭”問題。
比起一般的主觀交易,量化交易相比主觀交易的頻率更加頻繁,因此產生的交易傭金比較高,所以有時會引起“返傭”風波。券商返傭通常是指,券商根據投資者的交易量,會返還一部分傭金給投資者。
在上述《關于近期市場傳言的事實說明》中,范思奇指出:“本次糾紛發生后,我查詢之前財務發送的數據才發現在此前運營中,唐姓股東曾多次出現未及時說明資金去向、使用公司資金處理個人事務的情況。”其表示,這包括長期通過唐姓股東全資持有的州瑞賢公司收取返傭收入,未及時入賬,部分年份甚至未申報。此外,相關收入曾被用于購車等個人消費用途,部分收入還被用于以“股東出資”形式注入公司資金,行為性質值得關注。
“上述情況均有相關賬目、材料、文件可供核實說明。本人保留依法追究造謠者和侵權方法律責任的權利。”范思奇稱。
此前有媒體報道,幻方量化市場總監李橙和招商證券之間返傭的事情,因涉嫌利益輸送,李橙被警方帶走協助調查,招商證券財富總高翔被牽涉其中。
2025年5月30日,中山市監委監察官網消息,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財富管理及機構業務總部機構業務部總經理高翔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招商局集團紀委紀律審查和中山市監委監察調查。
“返傭”是證券監管部門明令禁止的行為。
早在2002年,中國證監會就在《關于調整證券交易傭金收取標準的通知》明確,證券公司必須嚴格遵守國家財經紀律,不得采用現金返傭、贈送實物或禮券、提供非證券業務性質的服務等不正當競爭方式吸引投資者進行證券交易,禁止證券公司將機構投資者繳納的證券交易傭金直接或間接返還給個人。
2012年發布的《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員反商業賄賂公約》也強調,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會員不得在基金銷售過程中,為促使基金銷售機構擴大基金銷售規模,向基金銷售機構許諾不正當利益或賬外暗中支付好處費。
2023年6月,北京證監局還在另外一張罰單中提到,謝某在擔任某券商營業部經紀人期間,因采取傭金返還的方式吸引客戶開戶,違反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規定》,故對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8月8日,一名券商從業人士表示,眾多大型券商均已成功上市,公司內部管控更為嚴格。在這種背景下,當下市場返傭現象已經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