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聯合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南開大學金融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南開大學國家創新與金融研究院承辦的“2025國際貨幣論壇”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
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圍繞穩定幣、數字金融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指出,穩定幣具備創新金融便利的作用,但也存在影響支付安全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香港穩定幣理應鏈接中國與全球,助力人民幣國際化。HashKey Group董事長兼CEO肖風博士表示,任何負責任的監管者,對于穩定幣的反洗錢等監管一定會提出很嚴格的要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實踐教授及副院長肖耿強調,香港歷來是各項前沿金融創新的試驗場,香港與內地的數字金融發展成效顯著,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可以對先進數字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穩定幣作為新興的金融工具,正逐漸成為全球金融體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它不僅影響著跨境支付,還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產生著深遠影響。在當前全球金融格局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發揮穩定幣的作用,成為與會專家們關注的焦點。
金融效率與系統性風險并存
穩定幣已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議題。李禮輝在論壇上表示,美國希冀捆綁穩定幣與美元,推動全球去中心化、金融市場美元化以維系全球貨幣金融霸權。美元穩定幣鏈接加密資產與傳統金融市場,同時捆綁兩者風險,若美國無法改善雙赤字,或影響幣值穩定性。香港穩定幣理應鏈接中國與全球,在滿足條件時可放寬境內準入,適當放寬跨境證券投資/短期資本流動的限制,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有必要從技術、架構、制度三個層面跟蹤以美國為代表的去中心化金融市場的動態和趨勢,提升中國在全球貨幣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香港在這一進程中扮演關鍵角色。肖耿認為,香港具備探索先進數字金融基礎設施的條件,香港歷來是各項前沿金融創新的試驗場,具備優良創新傳統,推行試驗的制度與市場基礎良好,來自相關利益集團阻力較??;香港與內地的數字金融發展成效顯著,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可以對先進數字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堅實支撐;此外,從法律和監管層面上看,香港開放、市場化、國際化的制度環境有條件試點,而其相對清晰有限的特區邊界(人口、空間、機構、GDP、金融資產規模)使得風險可控,但如果試驗成功,對大灣區、全國、甚至全球金融秩序與格局都有重大及深遠影響。
李禮輝認為,中國與全球的跨境支付是一個巨大且成長迅速的市場,香港穩定幣理應選擇鏈接中國與全球,香港穩定幣作為跨境交易的支付工具,就將廣泛應用于中國內地的市場。香港穩定幣在滿足發行人和支付場景一定條件的前提下,可考慮放寬境內市場準入。
金融基礎設施第三次革命
肖風博士在演講中回顧了人類記賬方式的演變歷程。他指出,從蘇美爾文明的單式記賬法,到14世紀意大利的復式記賬法,再到2009年比特幣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技術,金融基礎設施經歷了三次重大變革。分布式賬本的主要特點是“公共賬本”模式,所有交易參與者共享同一賬本,無需依賴中央機構對賬,從而大幅提升交易效率。
穩定幣的出現標志著“數字孿生”趨勢的興起。肖風解釋,2014年USDT等穩定幣的誕生,使得現實世界資產(如美元)能夠以代幣形式在區塊鏈上流通。與此同時,比特幣ETF的批準則代表“數字原生資產”進入傳統金融體系,形成鏈上(On-Chain)與鏈下(Off-Chain)的互動。這種變化正在重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例如香港的虛擬貨幣交易所已實現7×24小時交易,而傳統股市仍受限于清算時間。
肖風認為,美國GENIUS法案的意義不僅僅是明確確立了“美元穩定幣”在美國法理體系中的合法性與主權屬性,而且傳達了一個清晰的信號,就是區塊鏈和加密資產開始從灰色地帶走向主流金融體系,金融基礎設施的一次新的革命正式啟動。
肖風認為,分布式賬本技術已通過16年的穩定運行證明其可靠性,下一步是如何在合規框架下推動大規模應用。他預測,隨著監管逐步完善,穩定幣和央行數字貨幣(CBDC)將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他同時強調,任何負責任的監管者,對于穩定幣的反洗錢等監管一定會提出很嚴格的要求。
離岸人民幣穩定幣試驗田
肖耿在論壇上提出,香港可成為與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試點地區。他指出,香港金管局已推出港幣穩定幣計劃。在此基礎上,香港可進一步探索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為離岸人民幣市場提供現代數字金融基礎設施。這一舉措不會沖擊現有港幣體系,而是以增量方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香港具備獨特的試點優勢。肖耿分析,香港的法律體系、金融市場成熟度及國際化程度使其成為理想的試驗場。同時,香港金融體系的邊界清晰,風險可控,即使試點出現問題,影響范圍也有限。如果成功,這一模式可推廣至大灣區乃至全球,助力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發揮更大作用。
此外,香港的穩定幣試點可服務于“一帶一路”投融資。肖耿指出,當前離岸人民幣市場缺乏高效、低成本的支付工具,而穩定幣可填補這一空白。例如,東盟國家與中國貿易頻繁,但美元結算仍占主導。如果香港推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可降低跨境交易成本,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并增強全球金融體系的多元性。
8月1日,香港《穩定幣條例》正式生效,標志著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在數字資產監管方面邁出關鍵一步。這一政策不僅為穩定幣市場建立了明確的合規框架,也為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穩定幣和分布式賬本技術正在深刻改變全球金融體系。美國試圖通過美元穩定幣鞏固其貨幣霸權,而中國內地和香港則有機會通過金融科技創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并增強全球金融體系的韌性。
然而,技術革新并非萬能解藥。穩定幣的推廣需平衡效率與安全,開放與監管。香港的試點至關重要,但其成功取決于政策協調、市場接受度及國際監管合作。未來,全球貨幣體系可能呈現“多極化”趨勢,美元、人民幣、穩定幣及CBDC將共同塑造新的金融格局。中國能否抓住這一機遇,關鍵在于能否在技術創新與風險防控之間找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