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8-16 11:53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阿茹汗
“接任首席執行官(CEO)時,我的任務之一就是重振大中華區業務,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方式就是加強協同、強化治理。”在7月底交出2025年上半年的成績單后,雀巢集團(下稱“雀巢”)CEO傅樂宏在業績說明會上如是談到中國市場的情況。
半年報發布時,大中華區新任CEO馬凱思(KaisMarzouki)正式履職已近一個月。管理層的更迭,是雀巢針對大中華區實施一系列變革的首要舉措。此外,據傅樂宏介紹,拉動中國市場增長的模式也將發生變化,“近年來,我們通過拓展分銷渠道實現了業務增長。但在當前經濟疲軟的環境下,這一模式面臨挑戰,難以持續帶來穩定的增長”。
2025年上半年,雀巢大中華區銷售額為24.7億瑞士法郎,同比下降6.4%。雀巢集團銷售額為442.28億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8%;凈利潤為50.65億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0.3%。雀巢方面提到,“在亞洲、大洋洲和非洲大區(亞大非大區),除大中華區外,大多數市場實現了廣泛增長”。
雀巢集團首席財務官(CFO)AnnaManz補充道,中國市場本就處于需求疲軟、通縮的不利環境之中,要想實現業績超越,需要時間來積累消費者基礎,“(這個過程)可能需要長達一年時間”。
這意味著,雀巢中國在新團隊的引領和新發展模式下,進入扭轉業績的關鍵一年。
團隊之變
在業績說明會上,傅樂宏說,針對雀巢中國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分兩步:第一步,將中國市場納入亞大非大區,給予其應有的關注、支持與重點投入;第二步目前正在推進中,即為中國業務發展的新階段任命了新的領導團隊。
新領導團隊的“一把手”是大中華區CEO馬凱思。他從今年5月開始陸續交接工作,到7月1日正式上崗。
多位雀巢內部員工透露,馬凱思就任后按照業務條線開了員工見面會。會上,面對員工的提問,馬凱思盡可能地做了解答,給員工留下的印象是,“比較坦誠”“更多是聽大家怎么說”。
馬凱思是雀巢的“老將”,已在雀巢工作30年。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他成為雀巢菲律賓市場首席執行官,此前曾擔任雀巢中非和西非地區首席執行官。2001年至2011年,他還在約旦、黎巴嫩、南部非洲和東部非洲地區、瑞士以及大洋洲等市場擔任過市場營銷、銷售和綜合管理等多個高級管理職位。
馬凱思與中國市場的交集并不多。20多年前,他曾參與過涉及中國市場的商業項目。雀巢員工認為,馬凱思接棒中國市場,與菲律賓市場近年來取得的亮眼成績有關。外部評價稱,馬凱思帶領雀巢在菲律賓重回增長軌道,樹立了良好口碑,使雀巢的口碑指數比排名第二的快消品制造商高出1.5倍。
至于他的“方法論”,曾有報道稱:“面對來自本土(菲律賓)品牌的崛起等激烈競爭,馬凱思及其團隊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三件大事上:戰略、組織以及文化。”馬凱思也強調過戰略專注的重要性,以及創新是快消品企業的第一要務,同時更新也很重要。他認為,精簡產品組合可以更有效、更好地利用雀巢的資源。
除了調整CEO,雀巢中國也在重新組建管理團隊。
率先調整的是寵物板塊。7月1日,馬凱思正式上任當天,雀巢普瑞納寵物食品大中華區業務負責人陳曉東離職,FrancoisGergaud繼任。FrancoisGergaud此前是雀巢普瑞納亞大非區專業渠道負責人。
雀巢大中華區咖啡業務負責人姜海英也已辭職,雀巢菲律賓奶品健康與營養解決方案負責人PamelaTakai將接替她出任咖啡業務負責人,9月1日起生效。PamelaTakai將直接向馬凱思匯報,并成為大中華區管理委員會成員。
業務之變
雀巢內部有這樣一種說法:新的領導團隊帶領之下,接下來任何人員、組織架構的調整都有可能發生。
據悉,目前雀巢中國有健康科學、奈斯派索和國際進口水業務等三個全球直管的BU(業務單元)。其余業務單元包括糖果及冰淇淋、奶品、咖啡、普瑞納寵物食品、徐福記、烹調食品(主體業務是太太樂)、惠氏營養品、嬰兒營養、專業餐飲等。
雀巢內部人士稱,這些業務單元很可能還會調整。今年3月,雀巢從徐氏家族手中收購剩余40%的股權,全資控股徐福記。彼時就有傳言稱,徐福記和糖果這兩個獨立的業務單元或將進行整合,但該說法未獲雀巢中國確認。
從業務管理來看,雀巢也在從集團層面重新“盤點”產品。雀巢方面向經濟觀察報介紹,在過去3年中,該公司測試了不到1/4的暢銷產品單元,這些產品單元約占整個雀巢集團銷售額的一半。雀巢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完成其余產品單元的測試,并在未獲得口味偏好優勢的情況下采取糾正措施。
雀巢在半年報中也提到,2025年上半年,雀巢將“投資于增長,通過專注且持續的執行交付成果”。其中包括“在為加速品類增長而增大投資的領域”、6個全球創新“重大項目”以及18個表現欠佳的關鍵業務單元。
雀巢重點提及6個全球創新“重大項目”的快速推廣,分別是能恩Sinergi-ty、雀巢咖啡濃縮咖啡液、美極空氣炸鍋調味料、巧克力烘焙零食、普瑞納旗下金字塔型貓糧GourmetRevelations及雀巢咖啡多趣酷思Neo咖啡系統。雀巢方面表示,已完成了65個產品的市場投放,且這6個“重大項目”的總計銷售額已超過2億瑞士法郎。雀巢在這一領域的目標是,未來3年內,每個“重大項目”的年銷售額至少達到1億瑞士法郎。
雀巢并未羅列“18個表現欠佳的關鍵業務單元”,目前這些品類的增長與市場增長的差距縮小了1/3。雀巢還特別提到,在維生素、礦物質和補充劑業務方面,該公司已對表現欠佳的主流和價值型品牌,包括自然之寶(Nature’sBounty)、關捷健(OsteoBi-Flex)、普麗普萊(Puritan’sPride)以及美國的自有品牌啟動戰略評估,未來或有剝離品牌的可能。
聚焦到中國市場,一位雀巢內部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其負責的業務目前最核心的策略是“縮品”,即縮減SKU(最小存貨單位)、減少費用效率不佳的品類、減少無效投入。
模式之變
除了人事和業務層面可能存在的調整外,雀巢中國變革的核心將是模式之變。
傅樂宏提到,雀巢在中國,過去的模式可能過于專注分銷建設和商業驅動,現在正處于一個需要“再平衡”的階段。具體的做法是逐步使渠道庫存恢復正常,并將模式從“推式”轉向“拉式”。
對于集團提到的模式轉變,上述雀巢內部人士的理解是,所謂“分銷拉動”是指通過向經銷商、渠道壓貨,從而帶來增長;現在雀巢要做的就是降低指標,同時用“POS帶來增長”,即用終端消費拉動增長。
這種變化意義深刻。翻看雀巢過往對中國市場的描述,“渠道”一直是關鍵要素。在2022年的財報中,雀巢提到大中華大區的增長主要來源于強有力的運營執行、電商渠道的強勁勢頭和持續不斷的創新。2023年的財報提到了居家外渠道銷售和電商渠道的強勁勢頭。2024年的財報中,雀巢表示大中華區的良好表現得益于關鍵品類中推動更快的創新,并調整深度分銷和渠道策略,以捕捉新的增長機會。
在此轉變中,傅樂宏也強調,在中國市場分銷仍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雀巢必須更加激活消費者端,增強消費者拉動力,強化價值主張。雀巢方面進一步解釋,所謂“價值主張”可分解為四個方面:無與倫比的產品卓越性、極具競爭力的價值、強大的市場可見度以及令人難忘的品牌傳播。
轉變需要時間,更需要承受業績的波動。雀巢集團CFOAnnaManz提到,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的增長是由經銷商的銷售量驅動的,當時雀巢就曾預計這種情況會出現反轉,而第二季度下滑的業績印證了此前的預測。雀巢中國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面臨庫存調整的影響。
另有雀巢中國內部人士介紹,他所在部門近期對過去5年的費用、業務增長數字等進行了盤點。他還沒有深切感受到新管理層的風格,但業務上已經有了變化,且出現了他所不能理解的矛盾:公司強調要以終端消費拉動增長,但他所在部門的市場費用反而縮減了,短期內他還沒有看到新工作思路帶來的銷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