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間,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88071,以下簡稱“華依科技”)發布公告,正式披露公司正在籌劃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
華依科技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正與相關中介機構就本次發行H股并上市的相關工作進行商討,不過關于本次發行H股并上市的諸多細節尚未最終確定。交易行情顯示,8月26日,華依科技收跌1.25%,收于44.93元/股,總市值38.58億元。
滿足國際化戰略與海外布局需求
作為國內汽車測試行業龍頭和領先的智駕感知定位解決方案提供商,華依科技圍繞汽車電動智能化轉型升級,構建起了全面的業務體系,提供智駕核心產品、研發測試服務及品質保障高端裝備。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正在加速拓展智能駕駛、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等具身智能領域的應用,展現出其在新興領域的積極探索與布局。
8月6日,華依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已經為智元人形機器人供貨,產品為IMU產品,用于測量人形機器人自身的重心和姿態。IMU產品已經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目前生產進度順利,訂單飽滿,同時正在與多家主流大型整車客戶以及人形機器人本體客戶進行送樣定點工作。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日益激烈,國際化布局成為眾多汽車產業鏈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華依科技籌劃發行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有望借助香港這一國際金融中心的平臺優勢,吸引更多國際資本的關注。
同時,公司表示,在汽車智能測試領域憑借豐富的產品類別和項目經驗,成功贏得了國內外眾多知名車企及零部件供應商的信任與認可。在國內市場,公司與各大整車知名車企及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在國際市場,華依科技更是得到了海外的某頭部車企的認可,產品出口至法國、日本、西班牙、波蘭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穩定優質的客戶資源為華依科技提供了持續的業務增長動力,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以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并推動汽車智能測試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從財務數據來看,華依科技在業務拓展過程中呈現出收入增長與成本增加并存的態勢。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3億元,同比增長20.36%,業務拓展成效顯著;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73.7萬元,上年同期為-1600.94萬元,虧損有所擴大,主要受測試服務業務產能爬坡、慣導業務初期成本高以及財務費用增加等因素影響。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39.0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5.7萬元,同比扭虧,主要得益于測試服務業務的設備陸續投入使用,以及智駕業務交付數量大幅增長帶來的收入增加。
尚需多項審議與監管審批
盡管華依科技已經啟動H股上市籌劃工作,但該計劃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根據公告,待確定具體方案后,此次發行H股并上市尚需提交公司董事會和股東會審議,并需取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聯交所和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等相關政府機構、監管機構備案、批準或核準。
這意味著,華依科技在推進H股上市進程中,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程序。從內部決策層面看,公司董事會和股東會需要對上市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影響等進行全面審議。而在外部監管審批環節,相關政府機構和監管部門將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公司治理、業務前景等進行嚴格審查。
對于未來業務發展,華依科技在2025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中明確規劃,將繼續深耕汽車動力總成測試領域,致力于實現測試服務模式的全面深化,從目前的常規檢測逐步拓展至檢驗,最終構建檢測、檢驗、認證一體化的業務模式(檢測+檢驗+認證)。通過與SGS、長春汽檢等大型權威測試服務機構深化合作,提升公司在行業內的專業影響力。同時,順應汽車智能化及電動化的趨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拓展動力總成智能測試設備業務的海外市場,實現更廣泛的市場覆蓋與更深入的業務滲透,從而提高業務收入,擴大利潤空間,保障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