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國火鍋龍頭海底撈(06862.HK)發布的2025年中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收入207.03億元,同比下降3.66%;股東應占溢利17.59億元,同比下降13.72%。
上半年,海底撈自營店和加盟店出現此消彼長的變動趨勢,其中,自營餐廳數量為1322家,比2024年上半年減少了21家;加盟餐廳41家,2024年上半年僅為1家,同比增加了40家。餐廳系統銷售額增長率出現下滑,減少了6.5%。
早在2024年上半年,海底撈股東應占溢利就出現了下滑,同比下降9.74%至20.38億元,今年上半年下滑幅度繼續擴大。對此,海底撈給出的理由是收翻臺率下降,以及產品、場景等創新模式方面的初期調整影響。
從翻臺率來看,海底撈2025年上半年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翻臺率分別為3.8次、3.8次、3.9次,同比分別減少0.2個百分點、0.5個百分點、0.2個百分點。二線城市受影響最大,整體翻臺率2025年上半年是3.8次,同比減少0.4個百分點。
從業務收入來看,2025年上半年,海底撈餐廳經營收入為185.8億元,比2024年上半年減少了18.33億元,同比下降8.97%;外賣業務和其他餐廳經營收入同比有大幅提升,2025年上半年分別錄得9.28億元、5.96億元,對減緩整體業績下滑起到了一定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撈還進一步表示,“這一階段業績下滑反映出管理層在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而報告期內,海底撈高層的薪酬也確實出現了下降,董事薪酬從2024年上半年的0.67億元降至0.64億元。
另外從員工情況來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底撈共有員工130384名,相比2024年6月30日(143034名)減少了12650人,相比2024年底(137178人)減少了6794人。2025年上半年,員工成本總額為69.88億元。
有分析認為,海底撈業績持續下滑,除了與餐飲市場和火鍋賽道競爭異常激烈有關外,還與近年來主品牌影響力趨弱有關,如正在謀求到香港上市的巴奴毛肚,以及在全國廣為興起的粵式火鍋,都成為海底撈同價位段的重要競爭對手。
反觀海底撈自身,雖然作出了在高端市場和下沉市場的雙重探索,如在北京開業客單價500元以上的甄選店,主打粵式口味;在二、三線城市探索下沉火鍋品牌“舉高高自助小火鍋”,但市場反應并不熱烈,尤其是下沉市場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
海底撈在半年報中表示,未來將繼續探索多元化發展,在持續提升用餐體驗和多元化經營策略的同時,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資產,進一步豐富餐飲業務形態和顧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