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8-29 09:38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老盈盈
近一周多,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Hibor)大幅上漲,截至8月28日上午11時15分,一個月Hibor已經飆升至3.30%。而就在兩周前,一個月Hibor才0.91%。
一個多月前,林小姐在低息的環境下,用貸款在香港買了一份保單,Hibor的突然飆升意味著貸款的利息將會增加。香港以港元為幣種的貸款,貸款利率一般設定為Hibor+1%左右,伴隨著Hibor的波動,每個月還款數額都不一樣。近一周來,林小姐看著一個月Hibor從0.9%升至2%,并進一步升至3%,還款利息已經翻倍。
用貸款買保險,又稱為保費融資,是投保人、保險公司和銀行三方的合作形式。具體操作通常為:投保人向銀行貸款購買保險合同,繳納一定比例的首付,投保成功后,保單作為放貸的抵押物由銀行保管,銀行幫投保人預繳完剩余的錢,而后投保人付銀行利息,直至貸款還完。在這個過程中,由于銀行所收取的貸款利率低于保險公司派發紅利的收益率,投保人可以從中賺取利潤,從而放大保單的投資收益率。在Hibor處于低位時,很多保險代理人會積極推廣這種產品。
相較于香港保費融資需要每個月還利息,澳門保費融資則可以不需要中途還息,保單到期退保時銀行才會從投保人的收益中一次性扣除本金和利息,這讓投保人可以保留更多流動資金。
多位港澳保險代理人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相較于普通儲蓄保險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獲得比較高的收益,保費融資能借助杠桿以小錢撬動大錢,讓投保人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利潤。但高收益通常也伴隨著較高的風險,在貸款利率上行的時候,特別是遇到利率很高且保險公司分紅很差的情況,投保人從中賺取的利潤可能大幅減少甚至出現虧損。
貸款買保險
林小姐買這張保單的時間是在今年7月,她的朋友此前曾通過貸款購買了一張8年的保單,最后到手的年化收益率達11%,這使得她一直蠢蠢欲動。從5月底開始,Hibor持續走低近兩個月,1個月Hibor普遍低于1%以下,6月中旬更一度低至0.5%,林小姐此前接觸的保險代理人又開始積極宣傳保費融資這種產品,稱“當前hibor處于低位,套利空間拉大”。
林小姐也覺得當時性價比較高,于是保險代理人按照她的資金預算,給她定制了一套方案:一張10年期、保額150萬港元的保單,因為保單是銀行一次性墊付可以享受九折的優惠,首付約30萬港元,貸款105萬港元。此外,林小姐還享受了前兩年貸款利率以3.8%封頂的優惠,以當時1.8%的貸款利率,首月需還款2000多港元。
林小姐的保險代理人告訴她,根據保險公司演算出來的回報,整張保單以10年期來計算,每年預期回報約在10%以上,扣除利息,每年保單持有人約可獲得6%至9%的年化收益率。
對此,一位香港中資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進行保單融資,需要在香港的銀行貸款,首先是保單核心價值要高,類似買房子,只有房子具有更高的價值,經過銀行評估后貸款才會批得多。香港分紅儲蓄險產品的收益由保證收益和非保證收益兩部分組成,這些進行融資的保單一般是精算師精選出來的產品,保證部分的收益會比較高,在市場上非常有競爭力,否則銀行不會考慮把這些保單作為抵押物。
該名保險代理人同時稱,融資產品更重要的是申請人的資質,如果是內地申請人,銀行會要求申請人在香港銀行開立戶口,開戶前需要通過資金預審核,即提供內地資金證明,預審核通過后才能安排在香港銀行開戶。資金證明的要求是1:1的個人資產證明,即如果向銀行貸款100萬港元,申請人就需要提供內地100萬港元等值金融資產(不包括固定資產)證明,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此外還要提供過往60天的銀行流水證明。
一位于2016年就已經嘗試了保費融資的申請人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她買的幾乎是市場上最早的融資產品,當時的融資產品退出時間不到10年。她選擇了在第7年的第一天退出,因為她有計算過,那時候退出最劃算。
高杠桿的“甜頭”
澳門也有類似保費融資。在采訪過程中,經濟觀察報記者從兩位曾經在澳門通過貸款購買保險的人士處了解到,他們不需要按月付利息,而是在貸款到期、最后退保的時候在總收益中被銀行直接扣掉本金和利息。她們了解到,根據澳門的保費融資政策,可以不需要中途償還利息。
其中一位的保單是2019年買的,彼時的產品期限是5年。她慶幸自己沒有選擇每月還利息的方案,因為前兩年美聯儲加息,如果每月都需要付息,而利率又在不斷提高,恐怕會變得很焦慮。此外,如果每個月都要付息,就意味著需要預支一筆現金流,會增加自己的財務壓力。
兩位澳門保險代理人亦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除了可以不需要中途償還利息外,與香港保險融資根據hibor基準來決定利率不同的是,澳門保費融資的貸款利率基準是最優惠貸款利率(Prime Rate)。Hibor和Prime Rate都與美聯儲利率政策密切相關,當美聯儲加息時,Hibor和Prime Rate都會上調,但后者不如Hibor日常波動劇烈。在美元加息期間,Prime Rate曾罕見地上升到6.125%,現在已經回落至5.5%,后續如果美聯儲進一步降息,Prime Rate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
上述澳門保險代理人表示,他們目前主打的一款保費融資產品,執行的貸款利率是Prime Rate(目前的執行利率5.5%)減去1.6%,實際貸款利率鎖定在3.35%至4.05%區間,其利率上限和下限的設計(封底利率3.35%、封頂利率4.05%),能確保利率風險整體可控,即便基準利率上行突破臨界值,融資成本仍以4.05%封頂。這就避免了巨幅的利率波動,使得投保人收益確定性進一步提高。
上述在澳門用貸款購買保險的人士表示,她的保單于2024年到期,首期自付65萬港元,最后扣完銀行貸款的本息,到手大約有135萬港元,利潤在一倍左右。
上述澳門保險代理人則表示,他們目前主打的這款保費融資產品首年退保價值很高。一般的保險產品,投保后的三至五年才會有收益,而這款產品是投保后馬上退保,就能退到七成左右,所以這款產品抵押給銀行,可以按照保單的首年退保價值的90%貸款出來。只是最近兩年,根據保險公司的資產結構,短期產品已經沒有太多優勢,所以逐漸拉長保費的久期,現在的保單期限已經沒有5年期了,基本都要到9至10年,預期平均年回報約為10.5%。若美聯儲降息,收益會進一步提升。
上述澳門保險代理人亦稱,當年那些嘗到5年期高杠桿產品“甜頭”的投保人,保單基本都到期了,然后又開始復購,因此保費融資市場一直深得高凈值客群的歡迎,而且額度也是需要搶的。她最近有一個做生意的客戶,復購申請了一張保額1000萬港元的保單,首期自付達200萬港元。
據了解,澳門的保費融資門檻要比香港高,起步保額需要300萬港元,首期自付需要66.8萬港元。此外,需要審查申請人資質和審核貸款資質,最低要求申請人有300萬港元以上的流動資金。另外,申請人還需提供6至12個月銀行流水和薪金證明(可以是收租證明)。
保費融資的風險
保費融資的本質,是用低利率貸款購買高收益保單,從而賺取中間的利差。一些保險代理人還摸索出保費融資的“高階”玩法,比如,日元貸款搭配美元保單的組合,就是目前市場上一套能放大5倍杠桿的跨境套利策略。
一位香港大型外資保險公司的保險代理人告訴記者,這是因為一方面日本長期維持低利率,日元的借貸成本更低,另一方面美元保單收益較高,香港優質的美元儲蓄險,長期復利可達6%至7%。如果日元貶值,還款成本更低,匯率波動可能帶來額外收益,但如果日元大幅升值,還款成本會升高,若日本結束低利率政策,貸款成本也可能上升。
無論是哪種幣種的貸款和保單,保費融資都存在風險。香港昇世匯盈首席執行官冼健岷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保費融資的主要風險包括財務損失風險和失去保障的風險。財務風險方面,利率上升可能增加借貸成本,若保單持有人無力支付利息,保單可能被迫終止。若保單回報低于預期,可能不足以覆蓋利息及貸款手續費。此外,貸款方有權要求提前還款,若無力償還,可能需支付罰款,甚至失去保單。因此,冼健岷建議投保人,可檢查銀行或保險公司的過往貸款兌現率及追討記錄,以評估風險。
上述保險代理人亦稱,如果保單的分紅不及預期,例如非保證利益低于預期,保單的總回報低于銀行貸款利息和手續費時,就會產生虧損。此外,如果客戶提前退保,也可能會導致虧損。對此,冼健岷進一步表示,如果保單持有人未能及時還款,保單被退保或終止,就可能失去保險保障,健康狀況變化后再購買同類保單會更困難。另外,如果保單受益人身故,身故賠償需優先償還貸款,剩余金額可能不足以覆蓋已繳保費、利息及罰款。
在當前市場環境和政策下,冼健岷建議投保人應充分了解保費融資風險,包括融資產品的條款、利率及潛在風險,以確保自身財務安全。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投保人應審慎評估自身承擔潛在損失的能力,若無法承受,應避免保費融資。此外,不同銀行或金融機構的保費融資方案差異可能很大,建議投保人謹慎比較條款、利率及服務,選擇最合適方案。
冼健岷同時強調,利率趨勢及保險政策法規會影響融資成本與回報,投保人需要保持市場敏感度,及時評估保單價值及投資潛力,確保融資操作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