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9-15 17:50
由國家衛健委主導的《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即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在此前的7月,相關部門就曾召開預制菜國標討論會。9月15日,一位參加預制菜國標討論會的代表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會上討論了什么是預制菜,確定預制菜的范圍采用了排除法,即食和即配產品不算預制菜。
此前,預制菜只有團隊標準,沒有國家標準。2022年6月,中國烹飪協會發布《預制菜》團體標準曾提到,預制菜是經洗、切、搭配或烹調等工藝處理后制成的即食、即熱、即烹、即配菜肴或主食。
根據團隊標準,即食產品指已完成殺菌熟制,能直接入口,開封后可直接食用的產品,例如八寶粥、即食雞胸肉等。即配產品指經過清洗、分切等簡單加工,配以或不配以輔料加工而成的產品,如切好、搭配好的凈菜,需要自行調味和烹飪。
即熱產品是經過簡單復熱即可食用的產品。即烹產品是已完成對主要原料的一定加工過程,配以或不配以輔料,進行烹調后可食用的產品,如調味牛排、預炸好的雞塊。
上述參與者說,按照即將公開征求意見的國家標準,即食和即配產品已不算預制菜,即烹和即熱產品是預制菜。
早在2024年3月21日,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曾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首次明確了預制菜的定義和范圍:預制菜是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調味料等輔料,不添加防腐劑,經工業化預加工(如攪拌、腌制、滾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包,符合產品標簽標明的貯存、運輸及銷售條件,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
在提到預制菜的范圍時,市場監管總局相關發言人曾說,預制菜范圍應當兼具預制化和菜肴的特征。一方面,突出工業化預加工特點。考慮到連鎖餐飲企業廣泛應用中央廚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門店配送的凈菜、半成品、成品菜肴,應當符合餐飲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中央廚房制作的菜肴,不納入預制菜范圍。另一方面,突出菜肴屬性。僅經清洗、去皮、分切等簡單加工未經烹制的凈菜類食品,屬于食用農產品,不屬于預制菜。速凍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飯、蓋澆飯、饅頭、糕點、肉夾饃、面包、漢堡、三明治、披薩等主食類產品不屬于預制菜。
上述參會者說,預制菜國標討論會上還討論了如何推動預制菜行業更好發展,具體的措施包括提高預制菜企業的準入門檻、要求餐飲企業對預制菜進行明示等。關于推廣餐飲環節預制菜明示工作,會上曾討論在大型城市試點,推行預制菜明示要求。
該參會者認為,此次圍繞預制菜的討論,會加速國標出臺;國標出臺后,將推動預制菜行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外預制菜的滲透率來看,預制菜的發展趨勢勢不可擋。《中國烹飪協會五年(2021—2025)工作規劃》提到,目前國內預制菜滲透率只有10%—15%,預計在2030年將增至15%—20%,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而美國、日本預制菜滲透率已達60%以上,他認為中國預制菜市場還有較大的擴容空間。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洪濤說,協會將持續推動和配合政府相關部門,深入研究和完善行業標準體系,特別是預制菜在餐飲中的標識等方面,爭取推動出臺更清晰、更具操作性的指引,減少因概念模糊產生的爭議,讓企業和消費者都有明確的標準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