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18”預售疊加國家補貼,想購置一臺洗地機的宋先生,犯了選擇困難癥。
他在電商平臺搜索時發現,洗地機品牌眾多,即便同一個品牌也存在諸多型號:有的洗地機采用180°躺平設計,有的支持100℃沸水自清潔技術,有的主打毛發防纏繞系統。??
洗地機的涉及空氣動力學、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在研究幾天測評視頻后,宋先生最終放棄了技術上的鉆研,直接購買了電商平臺家用洗地機熱賣榜單第一名的產品。?
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洗地機之間有什么區別?面對數量龐大的產品型號,消費者到底該怎么挑選?
宋先生的困惑并非個例。奧維云網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洗地機的型號數量達到1042個,相比2022年的481個,增長了一倍多。爆發式增長的背后是洗地機市場的快速擴張。2019年,洗地機行業零售額不足1億元;2024年,該市場的銷售規模已達140.9億元。?
石頭、追覓、云鯨等洗地機廠商的共識是:洗地機像手機一樣,已進入“機海時代”。洗地機型號的命名方式也與手機類似,常采用Ultra、Pro等后綴。
事實上,消費者對洗地機的了解程度遠不如手機。一位洗地機廠商的市場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說,洗地機的定位是成為像洗衣機一樣的家庭標配電器,但目前行業整體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很多消費者是第一次購買洗地機,并不熟悉產品功能。
多型號從何而來
宋先生在電商平臺搜索洗地機時發現,各品牌均主打“0水漬”“防纏繞”等賣點,但價格從千元到五千元不等。為此,他又查看了不少測評視頻,最終鎖定了一個品牌。但面對該品牌旗下繁多的機型,他又不得不開啟新一輪研究。
這種現象并非一家品牌獨有。石頭、追覓、云鯨等品牌都在單系列中布局了多款機型。
“開發模具成本高昂,若某款產品市場反響不佳,其他在售型號至少能分攤風險。”上述洗地機廠商的市場負責人說。??????????????????????????????????????????
追覓一產品經理透露,同一系列通過功能差異滿足消費者對預算和功能的差異化需求,“有時100—200元的價差就會引發消費者的長期糾結,因此型號間的差異化設計至關重要。”
經過市場調研,該產品經理以追覓T50系列為例稱,最終衍生出了5個細分版本。在京東平臺上,在售的T50系列包括夢想家、Ultra、尊享版以及T40 Ultra、T40 Pro Max等多款產品。T50夢想家主打“定點除臭泡沫洗強殺菌除頑污、靈捕AI機械臂0水漬0貼邊”,T50 Ultra則強調“100℃遠紅外烘全鏈輕音透烘”。
“我們采用模塊化架構設計T50平臺,就像搭建樂高積木。”該產品經理稱,烘干模塊提供遠紅外(旗艦版)和熱風(標準版)兩種方案。
線下專供型號產品的開發更具代表性。調研顯示,消費者平均試用時長15分鐘,在實體場景中更易被高端機型吸引。為此,追覓針對設計了兩個功能:增大電池容量,以確保演示的連續性;優化吸力設置,以強化清潔效果展示。這些改進又催生了T50 Ultra尊享版和Mix尊享版兩款線下專供型號。
渠道定制的需求則更為復雜。追覓某核心線上渠道曾要求推出一款價格可控的專供機型。研發團隊最終的方案是:保留“泡沫洗”核心功能及3—4個高好評的次要賣點,將“遠紅外烘干”改為“熱風烘干模式”。
追覓在進行用戶調研時發現,養寵家庭和嬰兒家庭對深度清潔、除菌除味的要求更高。上一代產品采用的是直接配比清潔液,并非是針對頑固油污、寵物腳印等清潔難題的最佳方案。T50研發團隊就開發了智能泡沫清潔系統,通過自動配比電解水與專用清潔劑,噴出高活性泡沫,同時避免傳統濕拖可能導致的地板滲水問題,這是該系列的技術升級點。
原型機完成后,追覓會邀請“種子用戶”進行家庭測試。這些用戶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家庭,提供多樣化使用反饋。
“有位北方用戶指出,冬季低溫環境下,熱水自清潔后滾刷不易干燥、易產生異味。我們就改進了烘干系統,增加溫度傳感器和智能風干。”在追覓洗地機團隊看來,每個型號都有誕生的邏輯和獨特賣點,“作為產品使用者,每個人的需求點不同,上手后會發現型號之間的使用體驗差異”。
卡位戰?
當前,洗地機在中國市場仍處于快速普及期。奧維云網分析師稱,當前每百戶家庭擁有量僅3臺。
潛力巨大的市場和差異顯著的消費需求,促使眾廠商采取了廣撒網的機海戰略。以今年“618”為例,添可、追覓、石頭、美的、海爾等品牌,推出了多款價格從1299元到3999元不等、功能側重點不同的洗地機。過去一年,云鯨一改過去依靠單一產品線的策略,加快多品類布局,全年累計發布超10款新產品:掃地機產品線涵蓋逍遙系列、J系列、R系列和K系列,價格區間覆蓋1000元至5000元以上;洗地機方面推出S系列和F系列。
“現在國內很多企業非常‘內卷’,這必然導致品牌方收入和利潤下滑,最后一定會引起上游‘內卷’。”4月底,云鯨智能創始人兼CEO張峻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此描述國內企業的困境,“上游‘內卷’意味著核心零部件成本也要往下降,但上游供應商沒得選,品牌方也不得不‘卷’。受當下消費下行影響,這就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問題之一”。
當核心技術趨同,廠商會通過表面差異化維持競爭優勢。一位行業觀察者指出,當所有品牌都能提供1萬帕以上吸力、熱水自清潔和防纏繞功能時,增加型號數量、制造新品迭出的印象成為常見策略。
這種策略短期內看確實有效。根據《2024中國清潔電器產業與消費者洞察白皮書》,消費者面對功能相似的產品時往往選擇“最新款”,即便實際差異很小。廠商正是利用這種心理,通過頻繁推出小改款維持市場熱度。
多型號也帶來新問題。以追覓為例,其同時主推T系列和H系列洗地機,難免出現產品定位重疊。據了解,這兩個系列由不同團隊開發,雖同屬一個產品部門,但在資源配置和營銷推廣上需精心協調。據了解,在打造一款產品時,追覓會先從旗艦產品入手,做好高端產品后,再布局家族化產品,將技術應用到不同價格段的產品中。
“我們內部有明確的定價策略和產品定位劃分。”上述追覓產品經理說,但有時受平臺促銷政策或國家補貼影響,不同系列價格會出現短期重疊,他們會及時調整,避免長期內耗。該人士進一步稱,產品規劃團隊會統籌各系列的發展路線,“每個系列有明確的目標人群和價格區間,我們會定期評估調整,確保各產品線形成互補而非競爭關系。”
中怡康數據顯示,2024年洗地機TOP5品牌市場占有率高達81%。在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下,中小品牌也試圖通過增加型號數量保住市場份額。
一位業內人士稱,對缺乏核心技術的品牌而言,推出大量低價型號是生存的唯一選擇,但這注定不可持續。他預計,未來行業將只保留不超過30家企業,方太停止米博洗地機項目即成為行業整合的信號。
與品牌和型號數量激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圍繞洗地機技術是否放緩的爭議也不斷出現。有聲音認為,現在廠商更多是在吸力、自清潔、防纏繞等成熟技術基礎上進行微創新和組合創新,而非真正的突破性技術進步。
但在上述奧維云網分析師看來,任何行業創新都有其客觀規律,不可能持續出現顛覆式創新。若用現有產品對比三年前的產品,消費者能感受到漸進式創新,讓洗地機在清潔效率、節能表現和使用體驗等方面有了質的飛躍。
一名測評博主稱,他對洗地機的測評方式5年未變:首先用蘇打粉模擬灰塵,其次用毛發和食物碎屑混合模擬日常雜物,第三是將咖啡、醬油和食用油混合成油污及重污漬,涂在瓷磚地板等不同載體表面,用洗地機對三塊污漬進行推拉式清潔測試。
在該測評博主看來,不改變測評方式,不是因為機器沒有進步,而是這些看似常規的測試介質,實則是萬千消費者使用洗地機的核心清潔場景,“可以把洗地機看作一把掃帚,重要的是哪把掃帚能夠簡單方便地把家清潔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