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個省市的大型公立醫院完成合并,這是2022年以來各地推進整合公立醫院的最新動向。
多家醫院完成并院
5月23日,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稱,受理包頭市第八醫院注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申請,這也意味著包頭市第八醫院并入包頭市中心醫院的整合正式完成。
包頭市兩家醫院的整合始于一年前,據內蒙古自治區衛健委官網信息,將包頭市第八醫院整建制與市中心醫院整合,是包頭市委、市政府在綜合考慮主城區醫院布局結構、服務人口與半徑等因素,經過調研論證、慎重考慮后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推動兩家公立醫院整合,被視為全面打造醫療高地,優化區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的重大改革舉措。
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浙江、上海,近期數家公立醫院也開始或完成整合。2025年4月30日,浙江省衛健委正式下發《關于同意組建杭州市婦幼保健院的批復》,同意將杭州市婦產科醫院和杭州市兒童醫院兩院整合組建為杭州市婦幼保健院,機構類別為婦幼保健院。同意新組建的杭州市婦幼保健院運行滿一年后,申請參加浙江省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的評審。
在上海,上海市公惠醫院5月19在官方微信發布《關于撤銷公惠事業單位登記公告》,醫院擬申請注銷登記,此前,上海市公惠醫院已被上海市第四康復醫院合并。
從強強聯合到“過剩產能”出清
此輪公立醫院整合開始于2022年,初期多個整合案例呈現出“強強聯合”的特征。
2022年8月,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寧波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完成寧波市第一醫院和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合并工作,建設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建設具有較強臨床診療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區域輻射能力的省級區域醫療中心。
同樣在2022年8月,湖北宜昌市出臺方案,全面整合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目標是打造國內一流、湖北省內領先的高水平綜合性三甲醫院,力爭進入國內頂級醫院100強、全國地市級醫院10強。
《中國醫院院長》雜志2023年相關報道分析稱,地級市的公立醫院綜合實力弱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及省會的公立醫院,處境略顯尷尬,對于像寧波、宜昌、荊州這樣的地級市的公立醫院來說,只有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才有機會留住當地的患者。
2025年以來,各地醫院整合出現新趨勢,不少企業改制醫院、婦幼類醫院被整合。4月,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和洛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合并,重組為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被合并”的市三院是一家綜合性三級醫院,前身是洛陽鐵路中心醫院。
而在前述上海醫院的合并案例中,上海市公惠醫院是一家隸屬于靜安區衛健委的公立二級綜合性醫院,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最初是為公用事業職工提供醫療服務的醫院,由上海市總工會直屬領導,歷經多次擴建和改造后,逐漸發展是一家二級乙等綜合性醫院。
針對這些醫院整合案例,《第一財經》近期報道援引衛健系統人士分析稱,經歷了過去十幾年的高速擴張,醫療系統出現結構性的資源過剩,供需失衡之下,一些功能定位不清晰、以二級醫院為主的公立醫院經濟運行出現壓力,不得不尋求資源整合,醫療系統低效運營的過剩產能悄然開始出清。(來源:經濟觀察網 杜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