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賣行業補貼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不少行業協會、商家發聲,希望停止“0元購”等內卷式補貼促銷行為,構建良好行業生態,實現多方互利共贏良性發展。8月1日,美團、淘寶閃購、餓了么、京東集體發布聲明文章,呼吁行業規范促銷,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為,推動建立公平有序行業秩序,促進各方互利共贏。
美團表示,開展補貼活動時,將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以顯著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和服務,嚴重扭曲價格信號,擾亂市場競爭秩序,造成浪費;依法向商家和消費者公示補貼信息,不對補貼總額進行夸大宣傳;不強制或變相強制商家參加補貼活動,切實保障商家自主定價權。
淘寶閃購及餓了么聯合發文表示,從消費者和商家需求出發,合理規劃發放補貼,將主動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為,不做大規?!? 元購”等非理性促銷活動,持續提升消費者即時到家的服務體驗,與商家、協會等各界共同維護好線下經營秩序。
京東表示,京東外賣將繼續反內卷立場,杜絕不正當競爭,抵制“0元購”等惡性補貼,絕不以沖單量體現市場地位、制造市場泡沫,抵制惡性競爭,通過打造差異化特色菜品、提升服務質量等,堅守品質定位,以技術賦能、供應鏈創新等打造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外賣平臺的新一輪競爭起于今年2月,當時,京東以“0傭金+百億補貼”策略高調進軍外賣市場,一舉打破美團和餓了么長期主導的行業格局,這個電商巨頭的入場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層浪。
隨即,餓了么聯合淘寶閃購投入500億元補貼迎戰,美團也跟進“0元購”等促銷活動,一場“史詩級補貼大戰”就此爆發。
短短數月內,外賣行業出現前所未有的奇觀:0.01元的奶茶、3.9元的咖啡充斥平臺頁面。消費者瘋狂下單,平臺訂單量飆升至歷史峰值——美團單日訂單突破1.5億單,淘寶閃購也達到驚人的8000萬單。
但是“補貼大戰”的背后,商家卻為商品“埋單”。據有關報道,當消費者享受著0.01元的奶茶時,商家卻在默默吞咽苦果。平臺補貼的70%以上成本由商家承擔,一個42.9元的訂單中,顧客僅支付0.01元,商家卻需倒貼27.9元。
表面上,低價商品讓消費者似乎獲得了短期優惠,能夠以極低的價格享受美食,但實際上,這種行為嚴重擾亂了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某第三方檢測機構數據顯示,近半年外賣食品抽檢不合格率同比上升 12%,其中超七成問題與低價競爭導致的原料降級直接相關。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約談了餓了么、美團、京東三家外賣平臺企業,要求它們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落實主體責任,規范促銷行為,理性競爭,以構建多方共贏的良好生態,推動餐飲服務行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其實早在5月13日,五部門就曾約談京東、美團和餓了么等平臺,要求規范經營行為。分析稱,在“外賣大戰”最激烈之際再次出手,彰顯監管治理決心。
對于平臺企業的最新表態,高盛報告指出,外賣行業將迎來深度重構,消費者熟悉的“0元購”“滿25減21”等極端優惠將減少,部分商品價格回升。行業將進入效率競爭新階段,即從資本驅動轉向技術創新驅動,競爭焦點也轉向配送效率提升、食品安全保障等實質服務領域。
報告還預測,長期看,市場格局將重新洗牌,到2025年底,美團將占據50%-55%市場份額,餓了么占15%-18%,京東占12%-15%,其他區域性外賣平臺企業將面臨“清洗”整合,退出歷史舞臺。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巨頭”企業平臺的集體發聲,彰顯了有效監管的階段性成果,但是也不能太樂觀,外賣市場的競爭形勢依舊嚴峻,大企業之間的“零和博弈”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依舊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