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以“讓機器人更智慧,讓具身體更智能”為主題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WRC)在北京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
其中,大連博濤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濤科技”)展臺人潮涌動。一只名為“熊北北”的仿生生命體眨著靈動眼睛,與觀眾親密互動。其展現的“具身智能”能力,徹底打破了人們對“機器”的刻板認知。
“它絕非簡單的機械裝置,而是一個AI超級智能體?!辈萍紕撌既诵さ媳硎尽?/p>
在他看來,做巨型仿生生命,難點不是讓它“動起來”,而是讓它“活起來”。
如今的智能體“熊北北”,完成從“能動”到“能思”的跨越——通過多模態傳感器實時捕捉環境信息,AI決策引擎動態生成互動策略,再經由精密的液壓-電機協同系統驅動面部表情,最終實現情感化交互。
“這背后,是算法對力的精準分配。眨眼睛的弧度差1毫米,可能就失去擬人感?!?肖迪表示。目前博濤科技逐步積累150余項自主知識產權,構建堅實的技術護城河。
在大連舊廠房里,“熊北北”吸引大量游客目光——不到1萬平方米的熊洞街,年接待游客超過160萬人次,其中60%來自外地。
肖迪表示,很多人把機甲巨獸當成“表演道具”,但博濤科技要做的是“流量引擎”。熊洞街的成功,源于四重設計,分別是以機械巨獸的互動能力制造“引流”、以美食、研學等多元業態將“流量”變“留量”、借老廠房改造實現低成本擴張、通過虛擬偶像運營和衍生品開發形成商業閉環。
2025年,博濤科技啟動“神獸40城”計劃,已簽約廣州、沈陽等多個城市。不同于簡單的標準化復制,每個城市的巨獸都帶著文化基因:南京“金陵辟邪”融合神話配色,安徽“夔牛天街”呼應地域傳說。
目前,博濤科技的機甲巨獸還進入全球市場,中東機械鷹項目的落地,證明了“東方美學+硬核技術”的吸引力。
在肖迪看來,傳統旅游的痛點顯而易見:景區缺內容、文化缺載體、游客缺體驗。他的解決方案是“讓文化走出博物館”——通過機甲巨獸這個“鮮活載體”,讓《山海經》的神獸、地域傳說中的符號,從文字變成可觸摸、可對話的存在。
肖迪認為,博濤科技的核心競爭力,是“既懂鋼鐵,又懂人心”。未來,他最想突破的是“人機共生”邊界——讓機甲巨獸通過傳感器收集數據與自主學習,甚至產生“新后代”,成為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