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9-17 13:47
楊辰雨自從購入一輛大行折疊車以來,已經在小紅書上發過5次愛車的“定妝照”,這些分享占據了她主頁幾乎50%的版面。
最新的一條動態展示了楊辰雨為愛車更換的小配件,包括豹紋貓咪密碼鎖、夜騎行貓咪警示燈,以及一個復古車掛收納包,并配文“不是車架子,而是衣架子”。
今年4月,楊辰雨以不到4000元的價格購入的這款D10,是大行折疊自行車的熱銷車型之一。她多次對比了價格、顏值和騎行體感后,最終選中了大行品牌。
在社交媒體上,大行自行車的不少車型被稱為“小布平替”。小布指的是英國知名折疊車品牌BROMPTON,只是它的價格動輒上萬元。隨著騎行運動的盛行,不論是小布還是平替大行,都在中國獲得了更好的市場。
就在9月9日,大行品牌所屬公司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行科工”)登陸港交所。從其披露的信息可以窺見國內騎行行業的面貌和趨勢。
首先,“騎行熱”讓企業走上快車道。
據大行科工官網及招股書,大行品牌1982年由韓德瑋創于美國加州,商標屬美國DAHON NARTH AMERICA公司;2001年韓德瑋成立大行科技公司拓展中國市場并運營品牌;2016年深圳市美大行科技成立,2017年獲大行品牌商標的無償授權,2023年轉股份公司并更為現用名大行科工。
根據大行科工的財報,2022年其營收為2.54億元,兩年后的2024年營收翻番至4.51億元。大行科工說,高速增長來自于中國內地中高端折疊自行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及多個利好行業趨勢帶來的商機。
大行科工在招股書中記錄了騎行運動在近年來受到的需求波動:2020年及2021年因社交受限,人們戶外體育興趣高漲推升全球自行車需求大增;2022年及2023年,全球自行車銷售熱潮導致市場進入短期去庫存化階段,全球折疊自行車的市場規模較2021年的310萬輛下滑至265萬輛左右;2024年,折疊車市場逐步回暖至370萬輛,超過2021年的峰值。
其次,城市騎行潛在市場依然很大。
在山地車、公路車等多個自行車類型里,大行專注的折疊車是非常小眾的品類。大行科工招股書援引灼識咨詢的數據顯示,全球折疊自行車市場2024年的零售額約占全球自行車市場的5.3%。公路車的零售額占比約為41%,山地車約為15%至17%。
據灼識咨詢數據,在全球折疊車市場,中國內地的折疊車零售量占全球市場的22%。這其中,“通勤上班族”是選擇折疊自行車的主要人群,這也是大行最主要的目標銷售人群。
和山地車、公路車不一樣的是,便攜的折疊車更專注于城市場景的應用。為此,大行提供了“花式”解決方案:折疊自行車根據用途分為城市型折疊自行車、運動型折疊自行車、高性能折疊自行車、電助力折疊自行車等各種類型,大行科工推出自行車車型70余種,目的就是讓騎友“走完通勤的最后一里路”。
在招股書中,大行科工也表示,“一體通用”(兼顧代步與便攜)的折疊自行車款式未必能夠完全捕捉潛在市場,未來,大行科工還將進一步按情景進行市場細分,包括城市通勤、休閑出行、越野等多種折疊自行車的適應場景,以滿足各類騎行愛好者的需求,并擴大折疊自行車行業的市場。
這一提法也符合“騎友”楊辰雨的想法。她之所以購買折疊車是因為可以放進轎車后備箱,去到她想去的城市、公園等更多適合休閑騎行的地方。楊辰雨告訴經濟觀察報,更換小配件是騎行的主要樂趣之一,她所在的成都已經漸入初秋季節,她又可以和朋友們相約共同騎車出行,“成都是公園城市,現在家附近有很多小公園了,沒有太陽的時候騎行最舒服”。
在LABUBU爆火的那段時間,楊辰雨還購入了配件豬鼻扣小座椅來固定LABUBU,豬鼻扣是折疊自行車上用以連接車籃、座椅的常用固定配件,大部分豬鼻扣可承受5-10公斤重量,可以滿足日常通勤或短途載物需求。
楊辰雨把自己對愛車的裝扮圖分享到小紅書平臺,收到了很多網友的點贊,這給了她很多成就感。像楊辰雨這部分以休閑騎行為目的的消費者,是大行科工計劃開拓的,除城市“通勤上班族”以外的目標人群。
今年7月,大行推出競速屬性的車型P18 Ultra,該款定位競速彎把小折公路車,巡航速度達到35公里/小時,官方售價為5798元,在官方介紹中,這款車型能夠“塞進后備箱,無縫銜接城市和戶外”,兼具“彎把公路車、競速、便攜”為一體。大行正試圖打破外界對“折疊車無法兼顧便捷與速度”的固有認知,進一步瞄準專業競速人群。
第三,消費者愿意為騎行花更多的錢。
大行的熱賣車型,在過去三年經歷了以大眾價位為主到以中端價位為主的轉變。按照大行科工對自行車的價位劃分,單價5000元以上的自行車為高端車型,已連續三年占該公司收入的10%左右;單價在2500元至5000元的為中端車型,對大行科工的收入貢獻從2022年的50.6%升至2024年69.5%;而2500元以下的大眾車型的收入占比已連續三年降低。
從售價來看,大行科工折疊自行車的平均售價由2022年的1593元/輛漲至2024年的1927元/輛,大行科工解釋稱,這主要是由于消費者偏好轉向高端和創新折疊自行車,導致中高端車型的銷量占比增加。大行科工還預測,中國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的持續上升,愿意購入較為高端產品的人數會越來越多,能夠推動未來中高端部分的增長潛力。
第四,線上買車越來越普遍。
大行科工近兩年在線上渠道發力明顯,和傳統自行車企業以線下門店為主要運營渠道有所差異。
其招股書顯示,2022到2024年,大行科工線上直銷收入從1414.5萬元增至約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超166%。線上直銷的收入占比從2022年的2%提升至2024年的35.4%,2025年前四個月,線上直銷占比進一步上升至44.8%。特別是在京東、天貓“6·18”“雙十一”大促期間,大行科工在電商平臺享有3%至7%折扣的前提下,多次登頂折疊自行車品類零售額榜首。
最后,自行車行業存在庫存風險。
經濟觀察報了解到,自今年以來包括美利達、捷安特、喜德盛在內的多個自行車品牌面臨庫存壓力,不少經銷商選擇降價甩貨。
其背后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騎行熱”后數量激增的自行車門店,在騎行需求降溫后面臨著庫存難以周轉的問題。從大行科工的財報看,今年前四個月,其營收也保持了51.8%的增長,且此次上市后募集的資金中,大部分將用于產能擴展。但大行科工也提到,該公司向經銷商銷售大量產品,若經銷商積壓過多庫存,可能會對大行的銷售量、業務運營及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對于大行科工上市后對折疊自行車業務的更多計劃,經濟觀察報向其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前,對方暫未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