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是好事還是壞事?通脹能拉動經濟建設嗎?遇到這樣的提問,您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但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生存而言,通脹意味著對一個人正常生存的干擾。漲價或物品短缺,會降低你的生活質量。一般人不會意識到通脹是個巨大的陷阱,充其量會影響每個人的正常生活而已。讀完《通脹陷阱》這本書(史蒂夫·福布斯 內森·劉易斯 伊麗莎白·埃姆斯著,馮毅譯 中國出版集團 中譯出版社出版),你就會茅塞頓開。
這是一本專業人士寫就的有關通貨膨脹的科普書籍。史蒂夫·福布斯是一位廣受尊重的經濟預測家,也是《福布斯》雜志總編輯;內森·劉易斯是全球貨幣政策和經濟史方面的權威之一;伊麗莎白·埃姆斯則是評論家兼作家。三位優秀的作者聯袂大作,自然帶有諸多閃光點。既有經濟學著作的厚重之氣,又有面向大眾興趣點的風趣介紹。譯者馮毅先生,反復打磨譯作,讓這部切中時代要求的作品大放異彩。
優秀著作的出臺,總是以循循善琇的說理而著稱的。該書作者持鮮明的觀點,對通貨膨脹持堅定的反對態度。把通貨膨脹看作陷阱,批駁了凱恩斯主義的寬松貨幣政策帶來的通脹誤區所致的“貨幣幻覺”,作者一以貫之的態度中,陳述了通脹給人類經濟的發展和復蘇帶來的危害。
就像哲學是哲學史一樣,講述經濟離不開經濟史的發展。理清一個經濟學現象,同樣離不開對其歷史脈絡的梳理。作者從通脹的歷史講起,講到古羅馬時代的貨幣,講到貨幣作為等價物的體現,不僅是交換的媒介,更重要的還是價值的體現。貨幣的穩定性,能帶來經濟和社會、國家的穩定。作者認真研究了國際貨幣史的發展過程,對金屬貨幣、紙幣、以物易物的歷史進行了全面介紹。
對因為超發貨幣引發的通貨膨脹做了橫向國家間和縱向時間軸上的對比性研究。對非貨幣型通脹和貨幣型通脹也做了認真剖析。作者用大量的事例說明,通貨膨脹是歷史發展的罪惡推手,在不同的時期,帶來不同的災害。將通脹作為人類前進的陷阱是恰如其分的。世間不存在“好的通貨膨脹”,各國政府通過超發貨幣引發通貨膨脹無異于飲鴆止渴。通篇著作,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讓每個讀者感受到通貨膨脹的壞處。
在貨幣史的復雜演進中,無論是金屬貨幣還是紙幣,乃至當代的數字貨幣,圍繞著貨幣形式的改革從來沒有停止過。在泥古、復古的嘗試中,貨幣成為人類的試驗品。新舊貨幣之間,貨幣的穩定基于其繼承性和連續性。委內瑞拉、前蘇聯、美國等國家,通貨膨脹的一次次事例表明,政府的過度操縱帶來了信任瓦解的災難。通貨膨脹更多是政府作為債務的推動者而形成的泡沫。凱恩斯主義的類固醇通貨膨脹,給國家帶來的是無盡的災難。
作者對生活中的個體提出了投資組合的建議。面對股票、債券、房地產等林林總總的現代投資體系,如何對沖通貨膨脹帶來的利益損失,成為每個投資者所要密切關注的主要問題;加密貨幣被作者認為是當下還不算可靠的貨幣,回歸黃金和其他貴金屬貨幣體系的支撐,是作者所要強調并極力呼吁的一點。
當美元不再被視為可靠的價值單位時,貨幣就會貶值,隨之就會出現通貨膨脹。價格上漲是貨幣通貨膨脹的結果而不是原因。貨幣貶值最終會使社會敗壞。而穩健的貨幣意為著“無通貨膨脹”,而不是“穩定的物價”。作者提出結束通貨膨脹和刺激經濟增長的最好方法,是回歸以黃金為基礎的穩健美元。作者認為“最好的貨幣就是黃金”。作者提出的金本位的觀點,無疑是制服通貨膨脹的有效措施之一。
通覽全書,作者具有鮮明的觀點、透徹的說理、風趣的文筆,將深奧的經濟學知識融入到生活現象之中,比喻貼切,令人讀之感覺十分暢快。這是精心為現代焦躁于生活中的讀者所撰寫的一本“祛魅”“舒心”的解藥。讓你透過通貨膨脹的迷霧,看到經濟繁榮的路徑。對浸淫于經濟學著作的學者與經濟學的門外漢,該書皆能開辟一條思維的新路徑。
(作者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人民大學科技哲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