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召開做強國內大循環工作推進會,提出要深挖潛力提振消費,推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激發服務消費潛力,放大新興消費帶動效應。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174億元,同比增長5.1%。表明消費者信心和預期回升改善,也反映了消費市場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不僅體現在總量上的持續攀升,更在于結構和質量顯著提升。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者對于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個性化。越來越注重品質消費和體驗消費,推動了消費升級趨勢的加速形成。從具體消費數據來看,4月份體育娛樂用品零售額大幅增長23.3%。金銀珠寶等升級類商品需求旺盛,服務消費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顯示消費從溫飽型向體驗型轉變。
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激發消費潛力。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9.9%、38.8%、26.9%,實現了快速增長。這些數據的背后,是以舊換新政策的有效實施和消費者積極響應的結果。通過以舊換新,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加先進、環保、節能的產品,同時也促進了綠色消費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還推動了相關產業的轉型發展。
城鎮和鄉村商品零售均穩步增長,消費發展更加均衡。4月份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2%,1~4月份累計增長4.7%。隨著經濟的持續復蘇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鎮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均有所恢復。4月份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7%,1~4月份累計增長4.8%。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和城鄉融合發展的不斷推進,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條件得到顯著改善,為鄉村消費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電商、物流等現代流通方式的普及,也進一步縮小了城鄉消費市場的差距,促進了消費發展的均衡性。城鎮和鄉村消費的同步增長,不僅體現了我國消費市場的整體穩健態勢,也反映出消費發展的均衡性在不斷提升。
消費市場雖然整體保持穩健增長態勢,但仍面臨一些挑戰和不確定性。由于房地產市場調整,相關消費領域的需求也受到一定影響,恢復速度相對較慢。國際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等都可能對消費市場產生影響。在當前經濟穩步復蘇的背景下,需要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提振消費,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需要扎實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切實提升消費能力,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后續或將繼續出臺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如擴大消費券發放范圍、深化以舊換新政策等。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將通過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加強稅收調節等,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從而提升消費能力。同時,也要加強監管和調控,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
展望未來,消費市場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并呈現出新發展趨勢。
一是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旅游、文娛、健康服務等領域的消費將保持快速增長,服務消費在整體消費中的比重將持續上升。特別是高品質、個性化的服務需求將更加旺盛,成為消費升級的重點方向。二是綠色低碳產品成為消費者的新選擇。在節能環保意識的驅動下,環保產品、節能家電、有機食品等綠色商品的銷售將持續增長。三是線上線下零售業態融合加速。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消費模式將更加普及。實體零售將加強數字化賦能,提升購物體驗;同時,電商平臺也將更加注重線下體驗店的布局,實現線上線下互補。四是兩大消費群體有望崛起。年輕消費者將逐漸成為我國消費市場的重要主力軍,他們更加注重產品的個性化和差異化,對品牌、品質、設計等方面的要求更高。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速,銀發經濟將成為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健康、養生、旅游、文娛等方面的需求將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