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百果園稱不會迎合消費者”話題登頂微博熱搜榜首,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圖片來源:網絡
近年來,社交平臺上百果園時常與“高價”“貴”等標簽掛鉤,相當一部分消費者認為其價格相比許多水果攤店,甚至商超要高出不少。
面對這些聲音,8月8日,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發布視頻公開回應。
余惠勇指出,“水果這個產品非常普通,但是真正了解水果的呢,非常少,我們仍然會堅守做高品質的。我要想給顧客留下一個便宜的印象是很容易的,因為它不同的品質差別太大了,哪怕外觀同樣的水果,有的時候差到四五倍。而且便宜的水果呢供大于求,但真正的好水果是供不應求的,也是它貴的一個原因。我們一方面呢,可以聽到百果園太貴了的聲音,但另外一方面呢,我們百果園有幾千萬的會員,如果沒有一批真正認識到百果園價值的顧客,那百果園也就不復存在?!?/p>
他認為商業模式只有兩種:“第一個利用消費者的無知,第二個教育消費者成熟,像百果園這么多年來都走在一個教育消費者成熟的路上。我們不會去迎合消費者,他并不清楚的所謂的便宜之類的,我們想告知消費者,最后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但是如果消費者不知情的時候,實際上他是無從選擇的,他只能選擇便宜,只能看價格。一方面我們認為還有空間在成本上繼續去優化,能否再低一點的價格供應給我們顧客,但是我絕不在品質上做讓步,除非我直接換品相,把品質做差一點、價格便宜點,但這不是我們要走的路?!?/p>
然而,這番關于“教育消費者成熟”的言論一經發出,很快陷入了輿論漩渦。
網友反饋分化,一部分消費者認可百果園對品質的堅持,認為優質優價符合市場規律;但更多網友對 “教育消費者” 的表述極為不滿,認為企業存在明顯的傲慢態度。目前,記者已無法從余惠勇的社交媒體上找到該視頻。
作為國內水果零售連鎖的龍頭企業,百果園目前已在全國布局超5000家門店。
財報顯示,2024年百果園實現收入102.73億元,同比下降9.8%,歸母凈利潤為-3.86億元,而上年同期則盈利3.62億元,這是近五年來百果園首次出現凈利虧損。
與此同時,百果園線下門店數量也在不斷收縮。
截至2024年末,百果園旗下門店5127家,較上年末的6093家,凈減少966家,閉店率接近16%。
早在2023年中期業績會上,管理層曾計劃在2027年底即2028年初,在中國大陸開設1萬家門店。如今看來,不僅擴張計劃未能實現,門店數量反而減少。
左宇攝
其實,對于“好吃”和“便宜”之間如何抉擇,余惠勇早在2023年度業績會上就曾表態,百果園在市場傳播這塊,存在跟顧客之間的溝通缺失,“這導致我們在好吃和便宜中間搖擺,對我們影響較大,相信這次戰略升級將成為新的分水嶺”。2024年,百果園決定進行戰略升級,要做高品質水果專家與領導者,明確戰略要務是彰顯品牌優質。